1月26日,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杨正根代表该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情况,展望2022年工作规划。
报告显示,五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77.2万件、办结267.2万件,均较上个五年翻一番以上。法官年人均结案从325件增至590件,2021年法官人均结案数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入选最高法院指导性案例的案件占全省半数,99.5%的案件经过一审、二审后服判息诉,审判质效保持全省最前列。
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3万件
判处罪犯13.3万人
广州法院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依法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州。五年来,共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0.3万件,判处罪犯13.3万人。
其中,审结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爆炸等案件8890件,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总体呈下降趋势。审结隐瞒旅居史妨害防控秩序、走私疫区冻品等案件507件。判处贪污、贿赂犯罪罪犯1589人,其中原省部级3人、原厅局级56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三年专项斗争期间,审结的案件总数、涉黑团伙案件数均居全省首位。“村霸”刘永添案入选年度全国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
扎紧老百姓“钱袋子”,审结电信诈骗、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2451件,审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382件,涉及手机号码等信息1.6亿条,守护了人民安宁。
广州法院尊重和保障人权。对60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坚决防范冤假错案。坚持宽严相济,5.7万件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对3.2万名轻微犯罪被告人适用非监禁刑,对592人免予刑事处罚。
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10.1万件
执行到位金额1154.7亿元
法治是最好营商环境。五年来,广州法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年来,纳入营商环境评价的案件平均办理用时五年间缩短112天,商事纠纷解决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报告显示,广州法院五年审结一审商事案件110.1万件,标的额4624.5亿元,涉及市场主体18.8万个。
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2.9万件。判处惩罚性赔偿金额过去五年年均增幅达103.3%。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案件1.7万件,当事人涉及138个国家和地区。
成立广州破产法庭,推出“智破” 破产案件审理、“智融”破产资产投融资服务等全国首创系统,推动847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市,清理不良债务737.5亿元,帮助382家企业脱困重生,破产审判“广州经验”得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推广。
广州法院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五年执结案件98.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1154.7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9倍、1.8倍。“送必达、执必果”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
为劳动者追回欠薪19.9亿元
6860对夫妻经调解重归于好
五年来,广州法院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守护人民美好生活;提升司法服务品质,让公平正义更可触可感。
审结涉住房、就业、医疗、消费等民生案件18.7万件。审结劳动争议案件5.1万件,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19.9亿元。
加大诉源治理力度,优化诉讼参与体验。五年来,诉前成功调解案件37.1万件、标的额701.3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3.1倍、23.8倍。
244家调解组织入驻广州法院ODR多元解纷平台,线上成功调解案件15.1万件,单案平均用时20.8天。网上立案率从3%提升到98%,群众满意率达98.9%。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法院优先以调解方式“巧断家务事”,48.1%的家事纠纷调解撤诉,6860对夫妻经调解重归于好。
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
18项改革举措入选最高法院改革案例
五年来,广州法院坚持改革驱动、科技赋能,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审判权责体系不断完善、案件质量不断向好。
报告显示,一审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从4.12%下降到1.98%,信访投诉量下降38.9%。适用小额诉讼、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用时比普通程序分别缩短87.9天、65.6天。18项改革举措入选最高法院改革案例。
广州法院建成AOL全业务线上办理体系,首试5G远程庭审、区块链律师调查令,发布首个5G虚拟智能法庭。广州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先后亮相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国家级平台,建设经验整体被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家智库报告”。
杨正根表示,2022年,全市法院将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推动全市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坚定不移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在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中勇当排头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